学生课题组“挑担围鼓”调查侧记
□学生记者 舒甫胜
目前,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的浪潮如火如荼。荆州“挑担围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调查团队队长王小艳的特别关注。为全面、系统了解荆州“挑担围鼓”,作为学院“非遗”协会会长的王小艳在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孙正国老师的建议下,申请了“挑担围鼓”的调查课题,并马上投入到“挑担围鼓”课题研究的准备中。在暑假期间,她和她的团队按照院团委《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通知》要求,围绕荆州“挑担围鼓”进行了一个月的调查准备、田野访问工作,顺利完成了“挑担围鼓”的社会调查。他们在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中,为收集到有意义的相关素材,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更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困难前毫不退缩
“做挑担围鼓调查的中心环节是采访传承人,他们的年龄大都是六七十岁,记忆比较模糊,语言沟通也有些困难,所以在访谈中要注意问话的方式,而且要有耐心。”王小艳说,“另外,还会有一些困难。比如,去沙市群艺馆找到传承人的联系方式简单,但是具体找到他们的家就比较不容易,有时会迷路,要沿着街一路询问。在采访中,要求把握话题范围,获得有效信息,这对我们采访技巧有比较高的要求。”加之队员缺乏经验摄影工作,也增加的调查的难度!
荆州非遗调查队所采访的对象居住分散,有荆州区三义街的,有沙市郊区同心村的,杨泗村的等等。在去沙市同心村的时候,由于没有直达公交车。就得在烈日下挎着摄影机,背着包,徒步旅行,十分辛苦。
到达老人家后,听说是大学生,老艺人都十分热情地接受大家的采访。传承人陈官保还召集十几个徒弟为调查队员当场演奏挑担围鼓的吹打曲牌。这些热忱的挑担围鼓艺人们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天完成采访后,队员们回到学校,进行分工,分别完成访谈记录,日志总结,影像处理,并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好了准备,有时要忙到晚上11点左右。第二天8点,骄阳高照,又要开始新的采访里程。
在调查中求同存异
在采访中,调查队员们围绕挑担围鼓的道具、演奏曲牌、历史演变等问题,询问老艺人,得到的回答并非一致。队员在采访时感到了困惑,甚至无所适从。比如,有荆州挑担围鼓的研究学者,他否定某些传承人的观点,认为荆河戏有自己独特的曲牌而非全部来源于挑担围鼓。他还对荆州民俗博物馆保存的挑担围鼓彩棚制作形式提出质疑。这也使得队员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此,队员决定比较各位老艺人的说法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完成报告,以确保调查结论的客观性。
在采访时收获友谊
挑担围鼓采访中,队员因不同的角度偶尔出现分歧,影响了大家工作情绪。7月12日是调查小组采访的第一天,在采访完三义街的丁顺贵后,队员舒同学与李同学因调查的方向和内容而争吵,组长王小艳平静的听取两人的意见,并从中协调。7月18日队员们去采访同心村的陈官保在曲折的乡间小道上,来自农村的舒同学勇敢带路。没想到鱼塘阻挡了前行的路,大家却不在乎,反而要在这长满荷花的鱼塘前拍照留影。在他们心中,这次社会调查成为了大学生活里最美好的回忆。
随团指导老师吴秀丽认为,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意义重大,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勇敢尝试。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增强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刘磊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