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磊
木槿花开满院香。
此刻,文理学院的校园上演着温馨的一幕:泮池边,外语系2014届韩语专业的同学们正亲昵地依偎在系主任许晓艳、韩语外教宋圣景的身边,拍下终身难忘的毕业照。
“咔嚓”声响,笑容定格,激动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条条毕业祝福从祖国四面八方飞至:
“衷心期待学弟学妹们有朝一日赴韩深造!——远在韩国读博的学姐刘畅。”
“热烈欢迎学弟学妹们来华中地区一展才华!——韩国驻武汉领事馆张蓓丽。”
“真心盼望与同门师兄妹携手奋斗在名企!——美的集团海外销售经理殷寅雄。”
……
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句句真心的祝福,如初夏的晨风与露水,拂过木槿花开的池边,滋润莘莘学子的心灵,为新兴的韩语专业注入源源活力,为即将起程的步伐增添不竭动力。
“导师制”:专业建设特色明
2011年6月,恰是木槿花开时。
手捧延边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张蓓丽激动万分,情不自禁拨通了母校韩语专业教师的电话:“老师,谢谢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母校学习的时光,令业已研究生毕业、身在韩国驻武汉领事馆工作的张蓓丽感慨万千:“四年来挥之不去的是导师悉心指点的身影与场景。多少次秉烛夜谈,多少次在林中小亭答疑解惑,一坐就是两三个钟头。韩语导师在我备考研究生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因材施教的‘翻译集训’……”
“导师制”教育模式,是我院外语系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是贯穿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院优势专业的特色教学法。张蓓丽是新教育模式的直接受益者。
大三时,当她将冲刺国家“211”大学——延边大学韩语专业硕士的想法,与导师杨宗波交流时,立刻得到了有力的回应与支持。
从协助她积极准备专业书目到课程的精心设计,从历届考题的“一对一”深度讲解到量体裁衣地购置真题,从词汇句式的全面积累到薄弱环节的攻坚突破,导师精益求精,倾尽心血。
正是在明亮的灯塔指引下,张蓓丽如一艘目标明确的航船,极速驶向成功的彼岸。
直至临考前的两个月,心浮气躁的张蓓丽拿着频繁出错的俗语翻译试题,闯进杨老师的办公室,导师敏锐察觉到又一个知识盲区。
“老师,‘丢牛补厩’为何不能译成‘亡羊补牢’?”
“在韩语俗语中,二者意思相去甚远,前者指补救为时未晚,而后者是说毋须徒劳补救。”
一脸愕然的张蓓丽眉头紧锁。
“谚语俗语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要想准确翻译,必须掌握中韩文化的差异,不仅要译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还要兼顾句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导师语重心长。
这一晚,张蓓丽寝食难安,夜难成眠;这一晚,韩语导师通宵达旦,孜孜求索。
第二天,当一沓工整的“手抄版”《韩国俗语1000句集锦》出现在眼前时,张蓓丽热泪盈眶。
“针对你的薄弱点,我根据经验归纳了1000句最常用的韩语俗语,请你考前强化记忆。希望这剂‘速效药’能助你一臂之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进行一个多月的难点突击后,张蓓丽韩语俗语翻译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成为考试中的高分题型。最终,以361分梦圆延边大学。
目前,韩语专业的两届毕业生中共有23名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8名赴韩国高丽大学、关东大学、东国大学等读研,15名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
“2+2”双学位制:国际交流空间广
2012年11月11日,韩国首尔晴空万里。
这一天,时任常务副院长王金琼、外语系主任许晓艳一行应邀来到韩国淑明女子大学进行交流访问。淑明女子大学外事处处长朴天一等进行了热情接待。
双方寒暄过后,王院长就“2+2”双学位的申请及计划与对方进行探讨。
“除了学生之间进行‘交换’学习,教师可否前往贵校进修或攻读学位?”王院长迫切询问。
“这个想法固然不错,可进修形式当如何操作?”朴天一处长稍有迟疑。
“可考虑按讲学形式进行‘交换’。我校教师携带研究课题赴贵校学习,在选听贵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同时,进行专业成果交流。”王院长彬彬有礼。
“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也便于研究成果的传播!”朴天一处长眼中泛着欣喜的光芒。
“文理学院也欢迎贵校派老师来院访学!”一旁,许晓艳主任热情回应。
……
2+2双学位交换项目是指学生在我校进行一、二年级的学习之后,到对方学校进行三、四年级的学习。完成学业后,同时符合两校毕业条件者,可获两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有利于学生专业口径和就业渠道的拓宽。
2009年1月9日,韩国关东大学国际交流院院长崔容勋等一行来访我院后,时任院长沈光明等领导就“交换生”项目与对方交流意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同年5月,为初步探索如何实施“交换生”项目,时任院长沈光明赴韩进行商谈,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交换生计划;同年9月,韩语专业刘畅等一批同学赴韩留学,“交换生”项目自此开启……2011年11月11日,常务副院长王金琼、外语系主任许晓艳一行应邀赴韩深入探讨了“2+2”双学位项目,推动了交换生项目的实施。
此次王金琼院长一行赴韩6天,走访了包括淑明女子大学、江陵原州大学、关东大学和东国大学在内的4所高校,巩固和深化了高校双方的合作,探讨了“2+2”双学位项目的交流方式,为我院师生争取了更多出国交流的机会。
目前,我院与韩国崇实大学、关东大学、淑明女子大学等多所大学结成了姊妹院校,为韩语专业学生提供“2+2”或“3+1”模式的韩国交换生平台和硕士生申请渠道。至今,已有50余名学生作为交换生赴韩国读书,9名学生赴韩国读研。
校企合作:拓宽实践效果实
2011年春节期间,即将毕业的刘丹丹和7名韩语专业的同学一起,与导师度过了异常繁忙的2个月。
这60天,师生精诚合作,共同完成了《老师也偷看》系列丛书的翻译工作,同学们赚得了人生的第一笔“酬金”;这60天,大家奔波在苏州、上海的求职路上,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体验了生活的辛酸,在一行行倾注心血的译文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奋斗的乐趣。
《老师也偷看》幼儿图书系列共18本,全书译文79.7万字,公司规定在2个月内完成项目。经过测试与选拔,外语系最终确定了1名导师和8名同学组成项目组,承接翻译工作。
根据总体进程的安排,项目组的成员每人每天必须完成2500字的翻译工作,然后,每周每人再将译文汇总以邮件形式回传学校,交给导师修改审阅。
“殷寅雄,‘雪尘’、‘雪籽’、‘阵雨云’的翻译似乎有问题,再查查汉语的相关资料”;
“刘丹丹,在《电是什么》这一章节(页码:17/130),‘小朋友们也来动手做一下吧’这一句后面,请添加一句‘试着将手里空的塑料瓶在毛皮上摩擦’,使句子表意更完整。”
“张蓓丽,请注意全书总体风格的把握,译文要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富有童趣。简洁是指语言凝练,表达准确,不是机械翻译。”
…………
每天邮件交流,每周不定期碰头;每篇逐字修改,每章总结修改意见;2个月来,仅来往于师生间的邮件有128封,通话交换意见50余次,短信200余条。
身在异地求职的同学们,即是在导师如此严格的要求下,一遍又一遍精益求精的修改、定稿,积累了宝贵经验。
过完春节,当18本系列丛书如期翻译出版后,合作企业的负责人拨通了系主任许晓艳的办公室电话:“9位师生工作认真仔细,翻译功底扎实,翻译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企盼今后长期合作。谢谢你们!”
项目组成员、现任美的集团海外销售经理的殷寅雄同学,回忆起这段特殊的日子,深有感触:“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方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同学们在翻译实践中熟练掌握了技能,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在韩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外语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先后与武汉传神信息技术公司(翻译公司)、深圳鹏城网商会、泽东化工等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探讨订单式培养人才,并向多家涉韩企业、韩资企业及旅行社的外贸、导游等岗位输送学生百余名。
木槿花开满院香,十年蓝图添锦绣。
在文理十年的辉煌蓝图上,人才济济的外语系恰似一朵向日生长的新花木槿,在清清夏风吹拂下芳华初绽,在宏伟蓝图上平添锦绣风采。
(责任编辑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