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应用语言学 英文名称: Applied Linguistics
学 分:2学分
总 学 时:32学时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
执 笔 人:潘翠琼
审 订 人:张文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语言学科。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主要介绍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着重介绍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初步介绍语言规划和语言信息处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现状和研究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能运用该课程的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节
| 教学内容
| 总课时数
| 理论教学
| 讲练和评议
|
绪论
| 绪 论
| 2
| 2
|
|
第一章
| 语言教学的含义
| 2
| 2
|
|
第二章
| 语言教学和语言功能
| 2
| 2
|
|
第三章
| 语言的各种变体
| 3
| 3
|
|
第四章
| 语言相关说和语言教学
| 3
| 3
|
|
第五章
| 语言习得理论与语言学习理论
| 4
| 3
| 1
|
第六章
| 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 4
| 3
| 1
|
第七章
| 语言教学的目标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 4
| 4
|
|
第八章
| 语言对比研究与错误分析
| 4
| 3
| 1
|
第九章
| 教学大纲的设计
| 2
| 2
|
|
第十章
| 语言规划
| 2
| 2
|
|
共 计
| 32
| 29
| 3
|
绪论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应用语言学》所研究的领域及其重要性
重点: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应用语言学》所使用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语言教学的含义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语言教学的含义,目的,意义,方式及其重要性
重点:语言教学的目的,意义及方式
难点:语言教学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 语言教学和语言功能 (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语言教学和语言功能的相关理论
重点:语言教学和语言功能的理论
难点:语言教学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语言的各种变体 (3学时)
基本要求:对语言的各种变体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熟知语言的各种变体
难点:能够做到将语言的各种变体应用到实际运用中
第四章 语言相关说和语言教学 (3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本章相关理论
重点:语言相关说理论
难点:语言相关说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的关联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与语言学习理论 (4学时)
基本要求: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
重点: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
难点: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的应用
第六章 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4学时)
基本要求: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重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难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实践操练
第七章 语言教学的目标和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4学时)
基本要求:语言教学的目标类型
重点:发掘语言学习者的动机
难点:如何将语言学习者的动机和语言教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第八章 语言对比研究与错误分析 (4学时)
基本要求:语言对比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重点:如何进行错误分析
难点:语言对比研究与错误分析的实践
第九章 教学大纲的设计 (2学时)
基本要求:教学大纲设计的内容,要求,形式及注意事项
重点:教学大纲的基本形式,内容
难点:教学大纲设计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十章 语言规划 (2学时)
基本要求:做语言规划时相关的理论及要求
重点:语言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要求
难点:语言规划的注意事项及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大学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总时数为3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教材为主,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从理论上来说,该课程可以有闭卷或开卷形式。
如果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那么试卷命题贯彻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并掌握有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本课程的考试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又重视课程所讨论的理论运用。考核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 依据此,试卷总分是100分,命题的题型及所占的分数分别为:单项选择占20分;词条英译占10分;判断正误占15分;解释词条占15分;简单题占15分, 分析题占25分。如果考试采取开卷形式,那么试卷通常为课程论文。
五、教学参考书
1、皮特·科德 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冯志伟,《应用语言学新论》,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陈章太,《语言规划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 mso-font-kerning:0pt'>》,北京: 外研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