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强调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目标的细化,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使命的内容体现,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
从两个大局的宏观视野中把握
当今时代,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主要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培养这一基础工程。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既是高校思政课一以贯之的目标追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
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中把握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其课程目标。讲政治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遵循,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不能淡化和弱化,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教育、探究式教育等,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在学习与实践中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为此,高校思政课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更加注重引导大学生朝着党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成长发展。正是基于对课程特质的全面分析,《方案》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在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从推进课程目标一体化中把握
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渐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其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行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故步自封,要针对不同学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设置课程目标。
学生的成长发展既具有阶段的特殊性,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各个阶段目标是联系的、发展的、持续的,小学注重道德情感,初中注重思想基础,高中注重政治素养,大学注重使命担当,四个阶段的目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认识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有了中小学积淀的政治常识、情感认同、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大学生才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练就担当作为的“硬本领”和“真功夫”。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是这一工程的重要一环。总的来看,各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相对稳定,从纵向来看,坚持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横向来看,本科思政课中的各课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知情意行的具体目标中把握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需要从知、情、意、行的具体目标中把握。
理论认知是基础。高校思政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完整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认知“使命担当”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情感认同是重点。要从源头上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将教学内容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大学生从党和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方面,理解与认识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意志坚定是关键。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内容与真理,确保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意志不动摇。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理论宣讲、实地参观,实践调研,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坚韧性,提升大学生应对问题与挑战的底气。意志越是坚定,越能激发大学生践行使命担当的动力。
躬行实践是归宿。要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耿品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