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是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定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增强学生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积极投身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本课程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该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新方案中的骨干课程,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之前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提高自我修养,在此基础上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和理想,培养学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创造性。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属于总论,让学生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在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相互联系,这也是本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
【本章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形成、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主要内容、主题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课堂问答式、案例启发式、调研教学式、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课后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7.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本章重点】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本章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在统一战线中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观点演讲式、相互辩论式、课堂问答式、案例启发式、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理论依据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知识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本章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骤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本章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的全面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讲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同时也让学生理解由于各种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知识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本章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本章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观点演讲式、相互辩论式、课堂问答式、案例启发式、调研教式、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学习这一理论,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让学生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国情“三个没有变”,进而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坚持和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本章重点】国情理论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本章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调研教式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课后作业】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通过本章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明确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有助于明确当前及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坚定信念,增强奋斗力量;有助于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知识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
【本章重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内容及其涵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章难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三、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后作业】
1.怎样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5、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学习本章,要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知识点】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
【本章重点】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本章难点】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坚定走这条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个有利于”;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本章重点】“五位一体”总布局
【本章难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调研教式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课后作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概念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掌握新形势下对台湾的工作方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和平统一的理论和政策,积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知识点】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完全统一
【本章重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本章难点】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调研教式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的形成和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课后作业】
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发展的新特点、新动向和新趋势;使学生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抓好和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使学生把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掌握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理解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谋求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作出的巨大努力。
【知识点】和平与发展 国际战略 时代主题 和谐世界 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
【本章重点】时代主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意义;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谐世界
【本章难点】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道路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使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建设者,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明确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必须以统一战线的形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联合大团结;明确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知识点】根本目的 依靠力量 建设者 民族团结 爱国统一战线
【本章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新阶层和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本章难点】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现场交流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课后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法宝?
如何认识在新形势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使学生理解党正在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知识点】党的领导;领导核心;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本章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本章难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新时期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及如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讨论式教学、观点演讲式教学、相互辩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课后作业】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 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5. 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96学时,理论课48学时,实践48学时。
五、考核方式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60%)
六、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本书编写组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国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9)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
(10)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
(1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1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