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观云识天趣,气象伴成长”——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晨曦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十方庵社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

    时间:2025-07-31 15:23:57  作者:张仲琦  点击:

    本网讯(通讯员 张仲琦)气象知识作为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不仅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健康保障息息相关,更在防灾减灾、产业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精神,引导高等学校青年师生志愿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增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25年暑假期间组织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第十七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以气象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图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陪同社区儿童观看气象知识纪录片

    2025年7月31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晨曦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携手十方庵社区工作人员,面向社区儿童开展了以“观云识天趣,气象伴成长”为主题的气象科普活动,用生动的方式将气象知识送到孩子们身边。活动伊始,志愿者利用色彩鲜明的卡通课件和云图卡片,用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打比方,将抽象的气象概念具体化:积云如同“天空中的棉花糖”,层云则像“盖在天上的灰色被子”。他们细致讲解了不同云状与天气变化的关联,如积雨云预示雷阵雨,层云易带来连绵细雨,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分发图文并茂的气象知识小手册。志愿者们随即拿起手册,带领孩子们认识晴天的太阳符号、雨天的雨滴图案等常见天气符号,并通过趣味小游戏抽查记忆,现场不时响起孩子们踊跃的抢答声。

    图为志愿者为社区儿童讲解宣传页中的气象知识

    考虑到夏季是暴雨、雷电高发期,活动特别设置了气象防灾知识板块。志愿者结合近期各地的天气案例,用简洁语言讲解实用避险技巧:如暴雨天避免前往低洼地带,雷电时不可在树下避雨等。为加深理解,他们准备了直观的对比图片组:左边展示正确避险行为(如关闭门窗、远离电器),右边是错误示范(如户外奔跑、接触金属物品),通过鲜明对比让孩子们牢记安全要点。社区工作人员则补充了社区内应急避难点信息,指导孩子们极端天气下跟随大人前往指定地点躲避,将知识直接与生活场景挂钩,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实际应对能力。

    图为志愿者为社区儿童讲解气象知识PPT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全程投入,热情高涨。从开始的认真听讲,到主动举手提问,再到积极抢答互动,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志愿者讲解注重科学性与童趣结合,社区工作人员默契配合,从协助翻阅手册到维持秩序,保障活动顺畅进行。活动尾声的小型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围绕云状识别和防灾技巧争相抢答,准确率颇高,学习效果显著。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拿着志愿者赠送的气象手册,迫不及待与家长分享所学。社区工作人员赞誉活动意义深远:孩子不仅长了知识,更懂了如何保护自己,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志愿者亦深感欣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懂的语言,收获纯真笑容是志愿服务的无价回报。

    图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儿童携活动旗帜合影

    图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儿童携志愿者服务队旗帜合影

    此次气象科普活动精心设计了趣味互动游戏与直观实验展示,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零距离接触气象观测设备,更通过模拟极端天气场景,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科学认知与安全防护的种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晨曦志愿者服务队顶着烈日搬运器材、反复调试讲解方案,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提前两周走访社区中心协商细节,活动当天与社区工作者紧密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儿童掌握暴雨雷电天气下的避险要领,切实为社区儿童安全赋能,让通俗易懂的气象知识化作守护他们健康成长的“隐形铠甲”。

      (编辑 张仲琦)

      (摄影 王坦)

     

     

    Copyright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学苑路33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电话:0716-8068629(院办) 8068678(招办)网管信箱:wlxyb@yangtzeu.edu.cn

    网管信箱:wlxyb@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