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学院_管理学院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益老益小】“同心童承,喜绘荆彩”第三期| 丝弦鸣雅韵 琴音承古今
日期:2025-07-20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7月15日,迎喜门社区的活动室里琴声悠扬,一堂浸润着千年古韵、又满是童真好奇的古琴课缓缓开启。本次活动特邀沙市古琴艺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刚老师授课,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早早到场布置场地,全程为活动保驾护航。

“‘高山流水觅知音’,说的就是古琴与知己的故事。”余刚老师以经典典故开篇,将古琴的千年历史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入神,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师指尖下的琴弦,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古人以琴会友的诗意世界。

随着一声清越的挑弦声响起,课堂进入实践环节。余刚老师将古琴平放膝上,右手悬于弦上示范:“看这个‘勾’——”他食指轻屈,向掌心一带,琴弦发出嗡的低吟,似远山传来的悠长回声;随即指尖一转,轻快向外一挑,琴弦蹦出清亮的音,脆如檐角滴落的水珠。“勾要稳,挑要活,就像讲故事有轻有重。”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孩子们纷纷抬手模仿。

志愿者们立刻分组行动:有的半蹲身子,握住孩子的小手调整角度;有的轻声提醒“手指别太僵,像抓小蝴蝶一样轻一点”;还有的用手机定格老师的指法,方便孩子们对照练习。在志愿者的辅助下,孩子们从最初的生涩试探,到逐渐能弹出断断续续的音符,活动室里不时响起稚嫩的琴音与雀跃的笑声。

“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更多青少年触摸到古琴的温度,了解传统文化的根脉。”余刚老师课后坦言,作为传承人,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古琴艺术在年轻一代中扎根生长。

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孩子们的笑声与琴音中落下帷幕。传承非遗的脚步从未停歇,未来,管理学院志愿者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让古琴等传统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上一条:【益老益小】“智慧助老,e键启航”第一期| 数字赋能银龄生活,志愿微光照亮e路同行
下一条:【益老益小】“智慧助老,e键启航”第一期| 数字赋能银龄生活,志愿微光照亮e路同行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05003301号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33号 邮编:434020

版权所有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电话:0716-8068629(院办) 0716-8068678(招办) Copyright ©, Yangtze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