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学院_管理学院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益老益小】“同心童承,喜绘荆彩”第二期| 巧手塑万象 泥韵绽民彩
日期:2025-07-16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在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目光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课程在迎喜门社区热闹开启。

此次课程特邀荆州市泥塑非遗传承人唐奎老师授课,旨在为孩子们打开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非遗魅力,种下传承的种子。管理学院志愿者全程参与其中,他们既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也是孩子们的“小助手”,为活动顺利开展注入温暖力量。

活动伊始,小朋友们围坐成圈,唐奎老师先向大家介绍泥塑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基础。志愿者们从旁协助分发陶泥、塑形工具,拿到材料的孩子们立刻按捺不住好奇,跃跃欲试。随后,唐老师将泥塑制作流程拆解为揉泥、塑形、精修等步骤,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看,这样轻轻转动手指,一个太阳花的小花瓣就出来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有的专注捏乖巧可爱的小毛,有的认真雕琢粉白相间的花朵,还有的发挥想象创作在太空中遨游的宇航员。课堂上不时响起“老师您看我这个像不像”的提问声,以及看到同伴作品时的欢笑声,“原来泥巴能变成这么多东西,太神奇了!”小朋友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

唐奎老师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欣慰地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最宝贵的,他们捏出的不只是泥塑,更是对传统文化最本真的理解。这些作品里有童真,更有非遗传承的希望。”

课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一双双小手捏出的不仅是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更是对传统技艺最纯真的热爱与传承。未来,迎喜门社区将继续联合管理学院志愿者,推出更多样化的非遗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非遗的种子在童真中扎根,让传统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光彩。

(本网编辑:邓易)

上一条:青春知行路 课堂润童心——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暑期实践课堂点亮棋盘乡
下一条:【益老益小】“智慧助老,e键启航”第一期| 数字赋能银龄生活,志愿微光照亮e路同行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05003301号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33号 邮编:434020

版权所有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电话:0716-8068629(院办) 0716-8068678(招办) Copyright ©, Yangtze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