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胡琪琪)2025年7月11日,由荆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沙市区文化和旅游局、沙市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服务中心、迎喜门社区、沙市区非遗协会、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青春健康科普志愿服务队联合推出的“同心童承,喜绘荆彩”非遗小课堂,在迎喜门社区正式开班。首期课堂特邀沙市区非遗协会印静老师,为孩子们带来染漆体验,管理学院“益老益小”专项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全程参与,助力暑期非遗传承序幕活力开启。

活动现场,印静老师化身“非遗魔法师”,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将染漆工艺拆解成一个个生动故事,小朋友们坐得笔直,亮晶晶的眼睛里仿佛有小星星在闪烁,小手还忍不住在空中比划着老师描述的技法。志愿者们则像贴心的大哥哥大姐姐,一会儿帮小朋友调整坐姿,一会儿递上色彩斑斓的染料,现场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染漆就像给纸片讲一个彩色的故事。”在实践环节,印静老师将漆料滴入水中的瞬间,金黄与靛蓝在水中舒展成流动的晚霞,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调色魔法”。小朋友们在印老师和志愿者们的耐心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尝试进行简单的染漆创作,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染漆作品逐渐成型,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佳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同心童承,喜绘精彩”项目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课程,培养孩子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志愿者的加入,为项目开展注入青春力量,他们不仅助力课堂有序进行,还以青春视角带动孩子探索非遗,让传承更具活力。
据悉,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志愿者将持续参与,与孩子们一同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中种下传承非遗的种子。未来课程表早已“剧透”惊喜:每周二、周五9:00-11:00,扎染会带着彩虹般的布匹登场,泥塑课将让孩子们捏出专属的非遗小泥人,拓印环节更能把神奇花纹“搬”到纸上,VR技术加持的科技体验课,让传统和现代文明碰撞整整9期课程如同9颗非遗彩蛋,等待小朋友来解锁。

(本网编辑: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