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鲁盼/文 邓书婷 刘秀/摄)荷风送凉,蝉鸣仲夏。为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号召,我院结合学科特色,组织志愿者赴茶庵寺和文庙社区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茶庵寺社区我们助力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志愿者既以专业特色为依托,把编程启蒙、物理实验等融入托管服务,也开设舞蹈、音乐、绘画等课程,在课业辅导与多元陪伴中,为茶庵寺的孩子们播撒科学种子与艺术萌芽,共度充实一夏。在文庙社区,团队开展智慧助老活动。帮助老年人们跨越 “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让他们在这个夏天感受到了来自青年志愿者的温暖与关怀。
开班第一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7月8日,思源之家服务队全体成员参加茶庵寺社区“暑期托管班”开班仪式,在场家长纷纷表示“托管班终于开班啦,还有大学生志愿者助阵,我们家的孩子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开班结束后,志愿者鲁盼同学以“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实用的安全知识讲解。她结合夏季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区域、溺水后的自救方法,以及发现他人溺水时的正确施救原则。
引导孩子们探索编程知识

志愿者邓书婷从生活中的电脑讲起,用“身体零件”“大脑指令”的比喻科普硬件、软件知识,再展示Scratch编程工具如何像搭积木般操作。当“保卫苹果”游戏中角色按指令行动时,孩子们兴致高涨。孩子们轮流体验过程序后说:“原来代码能让电脑‘听话’,太神奇了!” 课后,孩子们围着志愿者分享感受,原本抽象的编程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变得鲜活起来 。
带领孩子们探索“静电”的秘密

暑期托管班的科学魔法时间,志愿者张佳男变身为电荷探险家。课堂上,大家手持气球,轻轻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缓缓靠近碎纸屑,纸屑竟纷纷挣脱桌面的束缚,向着气球“飞”去。他向好奇提问的孩子们解释,并借此带领孩子们开启静电奥秘探索之旅。
带领孩子们学习舞蹈

“同学们先来热热身,来,先拉伸一下脖子,1234,5678!”孩子们一改平时的嬉笑打闹,专注地跟着志愿者黄淑慧做着热身运动,诙谐的语言和一步步悉心的指导,使一堂平平无奇的舞蹈课变得生动有趣。小小的教室里充斥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带领孩子们学习简笔画

笔触与想象结合,志愿者刘秀先示范勾勒出小熊、花朵的轮廓,再手把手纠正握笔姿势,笑着鼓励大家:“跟着线条走,你们画的会更可爱哦!”孩子们围坐一起,在纸上涂涂画画,笑声伴着笔尖沙沙声,满是童趣。
辅导孩子们高校完成暑假作业

志愿者们分散在孩子们中间,认真辅导大家完成日常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他们细致讲解;看到写错的地方,便耐心指正。孩子们低着头认真书写,偶尔抬头提问,整个房间里充满了安静又专注的氛围。
辅助老人开展智能手机教学

针对社区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难题和预防电信诈骗,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并开启 “一对一” 模式。面对爷爷奶奶提出的问题都逐一细致解答,手把手指导操作,让爷爷奶奶们在实践中掌握技巧,在享受智能时代的便利同时谨防网络诈骗。
无论是助力长辈跨越数字鸿沟,还是守护孩童探索世界,都承载着我们用青春服务社会的赤诚。志愿者们将这份赤诚持续传递,让关爱常在,让成长续航,思源之家志愿服务队2025年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春社区行活动持续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