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李玲俐,高职部,辅导员
都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还要到学生家庭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在这个火热的八月,当我踏入本次家访之路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电话家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机电5222班万钟鸣,是一名荆州本地的学生,由于他家在学校附近做小生意,白天会比较忙,我选择了晚上进行家访。通过万钟鸣妈妈,了解到万钟鸣中考时考入荆州区的重点高中,有一定的文化底子,但后来选择了基础较为薄弱的物理学科,难度加大后,产生了抵触情绪,成绩直线下滑,就再也没有起来了,最后高考志愿只能填专科院校。高中三年,万钟鸣家里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门面,做些小生意,为的就是能更好的照顾孩子的生活,但高考成绩下来后,全家人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接受现实。学生万钟鸣的妈妈,当听到我说,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为了看他能考多少分,而是为了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如何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更好的在这个社会生存和发展。她激动的对我们说:“老师,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就说不出来这个道理!今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定会和学校、老师加强联系,争取让万钟鸣能专升本,读上本科!”
面对面的促膝畅谈,万钟鸣的家长对学校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他们认为老师没有轻视自己的孩子,学生本人也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